勝銘龍伺服下缸四柱液壓機的液壓成形技術
一、優勢
與傳統的沖壓工藝相比,液壓成形工藝在減輕重量、減少零件數量和模具數量、提高剛度與強度、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技術和經濟優勢,在工業領域尤其是汽車工業中擁有越來越多的應用。
在汽車工業等領域,減輕結構質量以節約運行中的能力是人們長期追求的目標,也是先進制造技術發展的趨勢。液壓成形(hydroforming)就是為實現結構輕量化的一種先進制造技術。
液壓成形也被稱為″內高壓成形″,它的基本原理是以管材作為坯料,在管材內部施加高壓液體同時,對管坯的兩端施加軸向推力,進行補料。在兩種外力的共同作用下,管坯材料發生塑性變形,并與模具型腔內壁貼合,有形狀與精度均符合技術要求的中空零件。
二、優點
對于空心變截面結構件,傳統的制造工藝是先沖壓成形兩個半片,然后再焊接成整體,而液壓成形則可以一次整體成形沿構件截面有變化的空心結構件。與沖壓焊接工藝相比,液壓成形技術和工藝有以下主要優點:
1.減輕質量,節約材料。對于汽車發動機托架、散熱器支架等典型零件,液壓成形件比沖壓件減輕百分之二十到四十;對于空心階梯軸類零件,可以減輕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重量。
2. 減少零件和模具數量,降低模具費用。液壓成形件通常只需要1套模具,而沖壓件大多需要多套模具。液壓成形的發動機托架零件由6個減少到1個,散熱器支架零件由17個減少到10個。
3.可減少后續機械加工和組裝的焊接量。以散熱器支架為例,散熱面積增加百分之四十三,焊點由174個減少到20個,工序由13道減少到6道,生產率提高百分之六十六?! ?br/>
4.提高強度與剛度,尤其是疲勞強度,如液壓成形的散熱器支架,其剛度在垂直方向可提高百分之三十九,水平方向可提高百分之五十。
5.降低生產成本。根據對已應用液壓成形零件的統計分析,液壓成形件的生產成本比沖壓件平均降低百分之十五到二十,模具費用降低百分之二十到三十。